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栾世宏的博客

本人博客都是自己的原创,如需转载请著名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青云寺古戏台  

2011-10-05 08:08:55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位于榆林东南5公里的青云寺,被称为“榆溪胜景”,国庆假日来到这里,当跨进东轴线的山门,婉转而上,面前是一块宽敞的平地时,我却被身旁的青云寺古戏台所吸引。 < xmlnamespace prefix ="v" ns ="urn:schemas-microsoft-com:vml" />

青云寺古戏台 - 栾世宏 - 栾世宏的博客

 

古戏台,系指清末民初前修建的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建筑。青云寺古戏台,坐南向北,系民国年二十年(1931)所修的一座仿古建筑。整个戏台为卷洞式台基形制,由后台和前台两部分组成。前台系台梁式屋架,单檐卷棚顶,琉璃筒瓦覆盖,琉璃牡丹砌脊,两端有龙头兽吻高翘,舞台面呈长方形,宽十五米,深八点三米,两旁墙壁上各有圆形窗一个,台基高出地面一点一五米。前檐柱端上承柱头枋、栏额枋和挑梁枋,枋上施有两踩无昂斗拱十二朵,拱上均出云纹卷头,通体枋额与立柱和梁架均绘有花卉和龙凤图案,庄重中透着秀逸,精致中显出大气。台中间以砖墙分置前后场,墙中设有长方形可开启窗户,既可以给后台通风透光,又可以成前台的延伸。窗口两侧有蒲城王稷书丹的篆书五字联,由于年久失修,已不能全部认识,但两侧小门上方的“写褒贬,别善恶”还清晰可见。后台以砖卷洞,硬山屋顶,琉璃筒瓦覆盖,宽十二米,进深四米,两旁墙壁上各有圆形窗一个。为了方便出入,边上还分别设有上下舞台的洞式场门。台前观戏场地宽阔,大概15米之后是高约1.5米的台阶,形成了第二层欣赏表演的看台。看台后的台阶之上,便是供奉各路神仙的庙宇。

青云寺古戏台 - 栾世宏 - 栾世宏的博客
古戏台脊头

 据资料记载,六朝和隋唐时期庙宇内的“戏场”演出,主要是演奏道教音乐或梵乐的延伸,也是道徒、僧侣们为了宣传道教或佛法,吸引更多道、信徒而采取的“宣传”措施。而宋代以后寺庙内的戏台演戏,则是以祭祀为目的的外延,也是信男善女们用来“酬神”的手段。既然庙宇的古戏台唱戏源于祭祀神灵,那庙宇的戏台自然就要和庙神沾亲带故。因此,一般的庙宇戏台与山门、过殿、主殿都同在一条中轴线上,台口恭恭敬敬地面对正殿,表示对神的敬仰,以求神降福人间。青云寺的古戏台也不例外,正面穿过二层看台上高大的木牌楼,不远便是永镇北方的四圣大元帅,而大元帅守护的就是后面正殿中的真武祖师。即使是达官贵人也只能屈居两旁,在二层观看台的两侧进行欣赏。戏台所面对的“正殿”专属于神祗是不能有丝毫动摇的,这就是与非庙宇戏台最大的不同。

青云寺古戏台 - 栾世宏 - 栾世宏的博客
古戏台挑檐

 人们常说,古戏台是一种文化,也是一种牵挂。我们不知八十多年来,有多少戏班子在此登台亮相,有多少信男善女在此观看欣赏,只要想一想,精美的舞台修建好后,当时的榆林军政要人井岳秀、 姜占奎等邀请于右任、李议址、李业址、王军余等参与规划、设计的先生与民同乐,坐在戏台前欣赏秦腔、晋剧,或榆林小曲的情景,就可以想象到当时的盛况,昔日的辉煌。

青云寺古戏台 - 栾世宏 - 栾世宏的博客个古戏台木雕

 八十多年过去了,倡导者与规划、设计者早已逝去,但布局谨严,铺排得宜的青云寺庙宇群已经成为宝贵财富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信男善女和文化体验、旅游观光者前来,古戏台正以其独特的韵味,吸引着人们的目光,发挥着独特的功能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4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